“三不”機制話廉潔
2016年10月27日,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《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》,其中第十二條里有一句“必須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和制度防線,著力構建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體制機制,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和隊伍純潔。”看到這三個“不”,我覺得邏輯嚴密、無懈可擊。
第一個,不敢腐,就是震懾。如果腐了,“黎叔很生氣,后果很嚴重”。
我的本職工作是財務。有一年稅務師事務所對我們單位進行稅務審計,有個新來的審計人員看到賬上有加油卡充值,金額有一萬、五萬、十萬不等,他沒有仔細查,也沒有問我們為什么充油卡,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是買了油卡去送禮。當看到初稿,我趕緊打電話給對方,解釋為什么要充油卡,并補充解釋,我們是正規的國有企業,買油卡送禮這罪名可大了,不能亂扣。我們單位雖然是蠻賺錢的,但是有這么多雙眼睛在盯著的,像國資委、審計局、稅務局、紀委、還有巡視組,所以違法亂紀的事我們可不敢的。況且還有國家的《民法》、《刑法》等法律武器的震懾在那,如果出什么事,我可吃不了兜著走。
所以,大家從我的回答中就不難看出,我是一個“膽小”的人。
第二個是不能腐,體現在制度約束上,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”。
單位一切的經濟業務活動最終會反映到財務上,所以財務審核是費用報銷時很重要的一環。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工作時需要更加仔細。
舉個例子,我們公司有《業務招待管理辦法》,規定“每批公務接待可以安排一次工作餐……接待對象超過10人且具備自助餐條件的安排自助餐,接待對象在10人以內及不具備自助餐條件的可安排桌餐。”另外,“嚴格控制對口接待部門陪餐人數。接待對象在10人以內的,陪餐人數不得超過3人;超過10人的,不得超過接待對象人數的三分之一。”業務招待要進行事前審批,事后臺賬登記。我們在審核時要看程序是否到位,發票是否合規,金額是否合理,人員是否超標,菜單里有無違禁酒水等等。另外一方面,為了防止有人在發票菜單上做文章,現在紀委和監察委還會通過酒店飯店,倒查到開票單位。
類似的規定還有《公車管理制度》,明確嚴禁公車私用。這些制度約束,使得某些人敢腐而不能腐。
第三個是不想腐,就是要從心理上真正做到清正廉潔。
古有《論語》,子曰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”意思是說,通過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貴就如同浮云,心里坦蕩的話,即使在貧困艱苦的情況下照樣可以很快樂。
明朝的清官于謙,有一首《入京詩》寫道:“絹帕麻菇與線香,本資民用反為殃。清風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閻話短長。”這首詩說的是絹帕、麻菇、線香等土特產,本來應該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,卻被某些官員搜刮走了,給人民帶來了災難。我兩手空空進京,免得被百姓閑話短長。
古人都有這番覺悟,更何況新時代的我們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“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,最大的誘惑是自己,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”,他告誡我們“要清清白白做人,干干凈凈做事”,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再到我們公司,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廉潔教育活動,就是讓人從心底做到廉潔自律,這樣就不用擔驚受怕,不用想著哪天東窗事發。自己心里坦蕩,生活輕松,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狀態。像這樣由內而外的美,你值得擁有。
以上就是我對“三不機制”的初淺認識,只有建立完整的“三不機制”,才能使人從心底里不想腐,即使想腐也沒機會腐,再即使有了想腐的心和能腐的機會,想想后果也不敢腐,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風清氣正,才能“清風拂我心,廉潔伴我行”。
周茂森